原文鉴读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
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(尚在 一作:字在)
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
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。(尚在 一作:字在)
人间世事总在更替变化,岁月来去便成了古今。
大好河山留存着名胜古迹,如今我们又一次来登临。
江水退落露出鱼梁洲浅滩,天寒时节云梦泽显得幽深。
羊祜的堕泪碑依然矗立在此,读完碑文不禁泪湿衣襟。
1. 鱼梁:襄阳鹿门山附近沔水中的沙洲名
2. 梦泽:古代云梦泽,今湖北湖南交界处沼泽地带
3. 羊公碑: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时政绩卓著,百姓在岘山立碑纪念,见碑者多流泪,故称堕泪碑
此诗作于开元后期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期。岘山作为襄阳名胜,自西晋羊祜镇守后便成为重要的文化地标。当时孟浩然已多次应试不第,与友人登临怀古时,面对羊祜建功立业的纪念碑,自然触发'树犹如此,人何以堪'的感慨。诗中时空交错的写法,实则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焦虑的艺术转化。
这首五律以登临怀古为主线,展现了孟浩然典型的冲淡风格。首联'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'以哲学视角拉开时空帷幕,将个人体验融入历史长河。颔联'江山留胜迹'二句完成从宏阔到具体的转换,'复登临'的'复'字暗含古今重叠之意。
颈联写景尤为精妙,'水落鱼梁浅'用视觉的浅显对应'天寒梦泽深'的感知深邃,形成空间张力。尾联聚焦羊公碑这一人文意象,'泪沾襟'既是对先贤的追慕,也隐含诗人自身功业未就的怅惘。全诗在40字内完成时空穿越,体现盛唐山水诗'即景会心'的至高境界。
诗人选取秋冬之交的岘山实景,通过'水落''天寒'的萧瑟意象营造苍茫氛围。鱼梁洲的'浅'与云梦泽的'深'构成地理空间的对仗,同时隐喻历史认知的层次——表层的景物变迁与深层的人文积淀。羊公碑作为诗眼,将自然山水点化为文化记忆的载体,使全诗在清冷意境中升腾出温热的人文光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