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赠柳生》

毛奇龄 清代

原文鉴读

流落人间柳敬亭,消除豪气鬓星星。
江南多少前朝事,说与人间不忍听。

白话今译

流落在民间的柳敬亭,当年的豪气已消散,两鬓斑白如星点。江南有多少前朝的旧事,他说给世人听,却让人不忍卒听。

注疏集解

柳敬亭:明末清初著名说书艺人,曾为抗清志士,晚年流落民间。
豪气:指柳敬亭年轻时的壮志豪情。
鬓星星:形容鬓发斑白,如星星点点。
前朝事:指明朝的往事。

创作背景

毛奇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和诗人,他亲身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,对历史的变迁有着深刻的体会。柳敬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说书艺人,他曾为抗清志士,晚年流落民间,以说书为生。毛奇龄这首诗,正是对柳敬亭晚年境遇的描写,也寄托了他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

作品赏析
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,刻画了柳敬亭晚年的凄凉境遇。首句“流落人间柳敬亭”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,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,如今却流落民间,令人唏嘘。次句“消除豪气鬓星星”进一步描写他的衰老和壮志的消磨,两鬓斑白,豪气不再,只剩下满腹的沧桑。后两句“江南多少前朝事,说与人间不忍听”则揭示了柳敬亭内心的痛苦,他见证了明朝的覆灭,经历了人生的起伏,那些前朝的往事,说出来都让人不忍心听。全诗语言凝练,情感深沉,表达了作者对柳敬亭的同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

这首诗的意境苍凉悲怆,通过对柳敬亭晚年形象的刻画,展现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。柳敬亭作为一个说书艺人,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传奇,而这首诗则将他晚年的凄凉和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江南的烟雨,前朝的往事,都化作了他口中的故事,而这些故事,却充满了血泪和辛酸,让人不忍卒听。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悟,读来令人感慨万千。

毛奇龄

字:大可

号:西河、秋晴、初晴

生卒:1623年-1716年

流派:清初复古诗派|浙西词派

历代评骘

毛奇龄此诗,寥寥数语,而柳敬亭之生平尽矣。其豪气消磨,鬓发星星,江南往事,不忍听闻,皆令人感慨系之。
清 纪昀 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
此诗语短情长,含蓄深远,读之令人黯然神伤。
清 沈德潜 《清诗别裁集》
毛奇龄善写人物,此诗写柳敬亭,可谓形神兼备。
近代 钱仲联 《清诗纪事》
此诗以柳敬亭为切入点,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,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。
现代 袁行霈 《中国文学史》

诗脉探源

意象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