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鉴读
禁门宫树月痕过,媚眼惟看宿鹭窠。
斜拔玉钗灯影畔,剔开红焰救飞蛾。
斜拔玉钗灯影畔,剔开红焰救飞蛾。
张祜是中唐诗人,擅长宫词和闺怨题材。唐代宫廷中有大量宫女,她们青春被禁锢在深宫,命运多舛。这首诗正是通过对一个宫女日常细节的捕捉,反映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。诗人或许是通过某个真实场景的观察,加以艺术提炼,创作了这首充满人文关怀的小诗。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宫女子的寂寞与善良。月光、宫树、鹭窠、灯影、飞蛾,构成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。女子在深宫中百无聊赖,只能看着鹭鸟的巢穴发呆。当她看到飞蛾扑火时,毫不犹豫地拔下玉钗救下飞蛾,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她内心的柔软和对自由的向往。
诗人通过白描手法,将女子的动作、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。'媚眼惟看'四字,既写出了女子的美丽,又暗示了她的孤独;'剔开红焰救飞蛾'则体现了她对弱小生命的怜悯,或许也暗含对自己命运的感慨。
这首诗的意境幽深而含蓄。月光下的宫禁,本身就带有一种压抑感;女子专注看鹭窠的细节,暗示她对自由的渴望;而救飞蛾的举动,则让整首诗在静谧中迸发出人性的光辉。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情感,而是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叠加,让读者自行体会深宫女子复杂的内心世界。
特别值得注意的是'剔开红焰'这个动作描写——玉钗本是头饰,却用来救人(蛾),这个反常的细节既展现了女子的聪慧,也暗示了宫廷生活中工具的多重用途,耐人寻味。
祜诗清丽幽艳,此作尤得含蓄之妙。救蛾一事,写尽宫人寂寞心事。二十八字中,有人物,有场景,有情节,有寓意,真绝妙好词。玉钗剔焰,意象新颖,匪夷所思。看似平淡叙述,实则字字含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