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鉴读
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关那畔行,夜深千帐灯。
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
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
翻过一座座山,趟过一道道水,我朝着榆关那边赶路。深夜里,千万顶帐篷亮着灯火。
风刮了一更又一更,雪下了一更又一更,吵得我思乡的心都碎了,连梦都做不成。老家可没有这种风雪声啊。
榆关:即山海关,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。
那畔:那边,指关外。
聒碎:吵碎,形容风雪声扰人。
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二月,纳兰性德随康熙帝东巡,出山海关至盛京(今沈阳)。这首词即作于行军途中。当时正值寒冬,风雪交加,词人远离京城,在艰苦的行军环境中,触景生情,写下这首思乡之作。
这首《长相思》是纳兰性德随康熙帝东巡时所作。上片写行军途中的艰辛,"山一程,水一程"六个字就勾勒出长途跋涉的画面。"夜深千帐灯"既写实景,又暗含将士思乡之情。下片转写风雪夜宿的苦况,"聒碎乡心梦不成"道尽游子心酸。全词语言质朴,意境深远,将边塞行军与思乡之情完美融合。
这首词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边塞行军图。"山一程,水一程"的重复句式,营造出长途跋涉的艰辛感。"夜深千帐灯"的壮阔画面,与"聒碎乡心"的细腻情感形成强烈对比。纳兰性德以寻常语道出非凡情,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厚的思乡愁绪,展现了其"词人之词"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