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醉歌》

汪元量 宋代

原文鉴读

乱点连声杀六更,荧荧庭燎待天明。
侍臣已写归降表,臣妾佥名谢道清。

白话今译

更鼓声杂乱地敲了六下,庭院里的火把微弱地亮着等待天亮。侍从们已经写好了投降书,太后谢道清屈辱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。

注疏集解

六更:宋代宫廷五更后加打的更鼓,暗示彻夜未眠。
庭燎:古代宫廷中照明的火炬。
谢道清:宋理宗皇后,宋亡后被迫签署降表。

创作背景

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,宋恭帝与谢太后投降。汪元量作为宫廷琴师目睹全程,此诗是其《醉歌十首》之一。组诗以'醉'为名实为悲极之态,记录南宋政权最后时刻的细节,被誉'诗史'。

作品赏析

汪元量以史官视角记录南宋灭亡的屈辱时刻。前两句用'乱点''荧荧'营造压抑氛围,后两句直指谢太后签降表的史实,'臣妾'二字尤为刺目,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捆绑。全诗28字如刀刻碑,写尽亡国之痛。

诗人截取宫廷投降前夜的片段:混乱的更鼓、将熄的火把与颤抖的笔锋,构成极具张力的蒙太奇。'待天明'三字暗含双重意味——既是黎明的到来,也是王朝的黑夜。末句太后署名特写,将女性置于历史耻辱柱上,折射出男权社会对亡国责任的转嫁。

汪元量

字:大有

号:水云

生卒:约1241年-1317年后

流派:遗民诗派

历代评骘

宋亡实录,字字血泪。以宫廷乐师之笔写黍离之悲,较之史册另有一番椎心之痛
钱钟书 《宋诗选注》
'臣妾佥名'四字力透纸背,妇人署名而天下易主,此天地间第一等伤心文字
陈衍 《宋诗精华录》
萤火待曙之象,恰似赵宋三百年基业将烬余晖
程千帆 《古诗考索》
较之'十四万人齐解甲'更见屈辱,盖集体投降犹可推诿,太后签字则耻烙一人
夏承焘 《唐宋词人年谱》

诗脉探源

意象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