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白首年空度,幽居俗岂知”
全诗对照
原诗
白首年空度,幽居俗岂知。败蕉依晚日,孤鹤立秋墀。
久客何由造,禅门不可窥。会同尘外友,斋沐奉威仪。
...(全文)
现代译文
头发已白,岁月虚度;隐居深山,世俗之人又怎能知晓我的境遇?
深度赏析
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窦庠之手,表达了作者在人生晚年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俗疏离的孤独感。“白首年空度”体现了对生命有限而未能实现理想的深深遗憾,而“幽居俗岂知”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与无人理解的心境。整句诗语言简练却情感深厚,既有时间流逝的无奈,又有内心世界的深刻自省,展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隐逸主题与人生哲思。
创作背景
人到白头虚度光阴,隐居生活世俗怎知。残败的芭蕉倚着夕阳,孤独的鹤站在秋日的台阶上。
久居他乡如何拜访,禅院之门难以窥探。只盼与超脱尘世的朋友相会,沐浴斋戒恭敬行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