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乘彩舫,过莲塘,棹歌惊起睡鸳鸯。”

宋代

全诗对照

原诗

烟漠漠,雨凄凄,岸花零落鹧鸪啼。远客扁舟临野渡,
思乡处,潮退水平春色暮。
兰桡举,水文开,竞携藤笼采莲
...(全文

现代译文

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船,穿过满是莲花的池塘,船桨划动时唱起的歌惊醒了正在睡觉的鸳鸯。

深度赏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水乡画面,诗人通过‘乘彩舫’‘过莲塘’等细腻描写,展现了水上泛舟的情趣与自然之美。棹歌响起之际,惊扰了栖息的鸳鸯,动静结合间更显生机盎然。此句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,还隐含着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创作背景

《南乡子》译文: 1. 烟雾弥漫,细雨凄凉,岸边花儿凋零鹧鸪啼叫。远方来客乘着小舟靠近荒野渡口,思乡之时,潮水退去春色已暮。 2. 举起船桨,水面波纹散开,大家争相带着藤篮采莲归来。在池塘深处远远相见,邀请共饮,一杯淡酒脸上泛起红晕。 3. 归途渐近,敲击船舷歌唱,采珍珠的地方风浪颇多。弯曲的岸边小桥山月掠过,烟雾深锁,豆蔻花垂挂千万朵。 4. 乘着彩船,穿过莲塘,船歌惊醒了熟睡的鸳鸯。带着香气的游女依偎同伴欢笑,争相展现窈窕,竞相折下荷叶遮挡夕阳。 5. 倒出绿酒,漂浮红螺,闲来邀请女伴一起奏乐歌唱。避暑时随船轻浪中,悠闲游戏,两岸荔枝红艳蘸水。 6. 云带雨,浪迎风,钓鱼老翁划船回到碧绿湾中。春酒香醇鲈鱼鲜美,与谁同醉?系好小舟在篷底安睡。 7. 沙上月色静谧,水面轻烟缭绕,菱荷香气里夜船前行。绿鬓红颜是谁家女子,远远相望,缓缓唱着船歌向远方驶去。 8. 渔市散去,渡船稀少,越南的云树在视野中渐微。行客等待潮汐天色将晚,送别春江,愁听猩猩在瘴雨中啼叫。 9. 挽起云髻,背着犀梳,焦红衣衫映衬绿罗裙。越王台下春风和暖,花开满岸,游玩时常邀请邻家女伴。 10. 相见之时,傍晚晴空,刺桐花下越台前。暗中回眸深情注视,遗落双翠,骑着象背悄悄过水。 11. 提着篮子去,采菱归来,碧波上风起雨霏霏。靠岸小船齐划急促,罗衣湿透,站在桄榔树下。 12. 云髻沉重,葛衣轻盈,见人微笑也多情。拾翠采珠能有多少,来来去去,怎比得上村中织布女子。 13. 登上画船,泛舟清波,采莲时唱着采莲歌。拦船声齐罗袖收拢,池光闪烁,惊起八九只沙鸥。 14. 双髻垂下,小眉弯弯,笑着随女伴下山。玉手遥指花丛深处,争相回顾,孔雀双双迎着日光起舞。 15. 红豆蔻,紫玫瑰,谢娘家紧邻越王台。一曲乡歌齐拍掌,值得游赏,螺杯斟酒流水上。 16. 山果成熟,水花芬芳,家家风景都有池塘。木兰舟上珠帘卷起,歌声远去,椰子酒倒入鹦鹉杯。 17. 新月升起,远烟散开,习惯随潮水采珠归来。船穿过花丛回到溪口,买来春酒,小艇系在垂岸柳树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