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。”
全诗对照
原诗
黄初三年,余朝京师,还济洛川。古人有言:斯水之神,名曰宓妃。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斯赋。其辞曰:(对楚王 一作:对楚王说
...(全文)
现代译文
她踏着碧波款款而行,丝织的罗袜在水雾中沾染着细碎晶莹的水珠。
深度赏析
该句以'凌波'展现神女超凡脱俗之态,'微步'刻画出轻盈灵动的韵律美。'罗袜生尘'运用矛盾修辞——水中行走却生尘埃,实指溅起的水珠在晨光中如珍珠飞散。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,既符合洛神'翩若惊鸿'的仙姿,又暗含人神殊途的怅惘,堪称描写女性动态美的千古绝唱。
创作背景
黄初三年,我去京城朝见天子,回来时渡过洛水。古人说这水里的神仙叫宓妃。想到宋玉讲给楚王听的神女故事,就写了这篇赋。内容如下:
我从京城出发回封地,翻山越岭来到洛水边。太阳西斜时停车休息,忽然看见岩石边有位绝色美人。我问车夫:“你看见那人了吗?她是谁这么美?”车夫说:“听说洛水女神叫宓妃,您看到的应该就是她。”
我描述道:她像惊飞的鸿雁般轻盈,如游龙般柔美。比秋菊明艳,胜春松挺拔。远看像朝霞中的太阳,近看如清波里的荷花。身材匀称,腰肢纤细,脖颈修长,不施粉黛也光彩照人。她穿着华美的衣裳,在山边徘徊,忽然纵身嬉戏,采摘水边的灵芝。
我心动却不敢唐突,解下玉佩表达爱慕。她以美玉回应,约定在深渊相会。但我怕像郑交甫被神女欺骗那样空欢喜,只好克制感情。
这时洛神被感动,在众仙环绕中时隐时现。她踏着波浪行走,身影飘忽,含情脉脉。忽然风平浪静,神仙们乘着龙车离去。洛神回头诉说人神相恋的无奈,泪湿衣襟,最后赠我耳饰永别。
我怅然若失地离开,整夜思念。天亮启程时仍频频回首,久久不愿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