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”
全诗对照
原诗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
...(全文)
现代译文
请问您为何能做到这样?只要心境高远,居所自然显得僻静。
深度赏析
该句以问答形式揭示精神境界对现实环境的主宰作用。'心远'是核心哲学命题,强调主观精神对客观环境的超越性——当心灵挣脱世俗桎梏,物理空间的喧嚣便自然消解。这种'境由心生'的辩证思维,既体现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,又彰显诗人隐逸生活的精神根基。诗句结构上'问-答'呼应,语言质朴却蕴含深刻的生命智慧,成为历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经典注脚。
创作背景
我把草屋盖在热闹的地方,却听不到车马的吵闹声。你问我怎么做到的?只要心里远离世俗,住的地方自然就清净了。我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,一抬头就悠闲地看见了南山。傍晚的山色特别美,成群的鸟儿结伴飞回巢。这里面藏着人生的真谛,我想说清楚却忘了该怎么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