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”
唐代
全诗对照
原诗
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钓台渔父褐为裘,两两三三舴艋舟。能纵棹,惯乘流,长江白浪不曾忧
...(全文)
现代译文
西塞山前白鹭正自在翱翔,粉红桃花映着碧绿江水,水中鳜鱼游动得正肥美。
深度赏析
此句以全景式构图展现江南暮春画卷。'西塞山'构筑空间纵深,'白鹭飞'的动态意象打破山峦静穆,形成动静相宜之美。'桃花流水'将视觉层次由空中转向水面,粉桃碧水构建色彩交响,'鳜鱼肥'三字暗含时令特征与渔人视角。全句不着抒情字眼,却通过白鹭、桃花、鳜鱼等典型意象的有机组合,自然流露隐逸山水、物我两忘的生命情调。
创作背景
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——白鹭在西塞山前翩飞,桃花映着流水,鳜鱼正肥美。
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——戴着青竹笠,披着绿蓑衣,斜风细雨中不必急着回家。
(其余四首译文类推,均采用口语化表达,如'舴艋舟'译作'小渔船','菰饭莼羹'译作'茭白饭配莼菜羹'等)